用所“言”所“行”绘就蓝天新“枫”景
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作为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在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内设立的功能性人民法庭,扮演着双重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园区企业法律服务的坚强后盾,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纽带。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无人机翱翔天际,引领低空经济新风尚;大头菜绿意盎然,点缀着乡村振兴的田园风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谱写着园区文明的新篇章。
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以其专业、高效的服务,为园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助力贡井区成佳镇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在这里,法治的力量与经济的活力、乡村的宁静交织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用法言法语助力企业乘“枫”破浪
随着无人机群翱翔于天际,无人机送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实现远程物流运输和载人飞行已然成为产业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法官你好,因我公司商誉良好,为申请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飞行汽车项目,想请法院为我公司出具《无涉诉证明》。”法庭辖区内的某航空(自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园区管委会向法庭提交了这样的申请。针对企业个性化发展诉求,法院从实际出发提供精准服务。经查,该公司在贡井区人民法院确无涉诉、执行案件,法院及时为其开具了《无涉诉案件证明》。
贡井区法院通过四川智慧法院统一综合信息平台查询企业是否有审判、执行案件,建立了企业“白名单”,该制度有助于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精准画像,筛选出产业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信用记录优的优质企业,从而促使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在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仅如此,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法庭将园区内企业按不同的产(行)业进行分类,创新构建“产业链+司法服务”新模式。根据其不同的司法需求开展法律服务,保障各产(行)业形成产业链,发挥集群发展效应。同时,推出特色司法服务品牌“小航标”,推行“一园三会+”多向联动机制,即法庭与园区商会、工商联合会和行业协会联合打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
用乡音方言在稻花香里说“枫”年
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是“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法务工作站”的前沿哨站,是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务中心向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助力农村产业项目发展的“实体门店”。
“今年我村的大头菜产量多、个头大,统一收购的工厂都夸我们种植的大头菜品质好咧!”杨柳村村支书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里晾晒大头菜的速度却丝毫没有放缓。
法庭干警会定期在大头菜收获季节来到法务工作站,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菜农沟通交流,了解大头菜产量及销售情况,不仅为菜农提供销售纠纷的法律咨询,还会在大头菜的播种季到成佳镇大头菜专业合作社、“自然香”大头菜加工厂了解加工、买卖情况,并与大头菜专合社的对口联系人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成佳镇“大头菜+高粱”粮经复合轮作模式,排查产业链中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适时提供相关司法建议,为园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蔬菜瓜果香,乡村法治兴。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依托“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法务工作站”,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为乡村振兴积极贡献法院力量。
用好言好语培育文明乡“枫”
因自贡航空产业园在成佳镇入驻建设,大量被征地拆迁农户的户籍迁往城镇,于2020年12月30日成立了凤鸣社区,现拥有常住居民3667户,常住人口6663人。近来,社区内的相邻权问题、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踏入凤鸣社区,一股臭味儿便扑鼻而来。原来是社区内一栋居民楼的化粪池改造不当,致使污物满溢,已经影响了多户居民的日常生活。面对此事,法官迅速行动,与法官助理和人民调解员形成专业团队,联合凤鸣社区的网格员,将受影响的居民召集至居委会。
先是以该化粪池为例向住户科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关系”的部分内容,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其分析了化粪池一直不修整的坏处——大到臭味熏天影响空气清新,小到危害孩子、老人呼吸健康……经过各方多次的协调劝说,原本因修整费用分摊争执不休的住户们,最终达成共识,同意公平分担修整费用。此举不仅迅速推动了居民楼化粪池的修缮工作,也让小区的空气重归清新,居民们再次享受到了洁净的生活环境。
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联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整合司法资源,将司法服务有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培育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文明乡“枫”,从源头化解纠纷隐患,从源头根治“人案矛盾”,从源头打造“无讼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贡航空产业园法庭见证了园区的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大头菜经寒耕暑耘到硕果累累,一架架无人机乘“枫”破浪直向蓝天,兄友弟恭、尊亲睦邻的良好氛围蔚然成“枫”。和“枫”细雨,润泽大地,法庭用所“言”所“行”深刻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