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枫”景 |“五心调解法”调出乡村新“枫”貌
“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办理好涉“三农”案件始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贡市富顺县人民法院板桥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实际,以“三农速裁”为法庭品牌,对涉农案件秉承“第一时间、一次性实质化解”原则,探索总结出“五心调解法”:一心为民的“初心”;一碗水端平的“公心”;一调到底的“决心”;将心比心的“耐心”和居家莫争诉的“爱心”。在办案过程中,板桥法庭秉承“五心调解法”工作理念,进行多维度、全链条式的沟通、引导、化解、疏通,化解了大量涉农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为新时代文明和谐乡村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法宣现场在线办公 ,保障民工权益的春“枫”
“法官!我们打完工一直拿不到工资可怎么办啊!”初春桃花盛开季节,老王、老张向正在进行法治宣讲的“三农速裁”法治宣讲服务队焦急地询问道。
调解员张桥有连忙安抚二人的情绪,详细询问案件情况。原来,二人去年一直在黄老板承包的工地上做工,到年底时黄老板却没有按时支付二人工资。虽然黄老板打了欠条,但又到一年开春之际也迟迟没有消息。调解员随即拨通黄老板电话,电话中黄老板承认欠款的事实,并表示自己现在正在外地努力筹措资金支付工资。
初步了解双方情况后,法治宣讲服务队意识到此时正需要“牵线搭桥”才能圆满化解双方各自的难题。于是,征得双方的调解意愿后,宣讲团队现场指导双方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在线调解,经过一番耐心的释法说理后,黄老板和老王、老张达成了限期支付劳务费的调解协议,既让老王、老张放了心,又给黄老板争取到了筹集资金的时间,免于双方对簿公堂,当场化解了此次农民工索要工资的难题。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方便就解决了,你们以后一定要常来啊!”调解完后老王、老张高兴地说道。
2023年11月,许某某因田间务农操作“打田机”不当致使右下肢受伤,医院诊断为右下肢毁损伴异物嵌顿,最终导致其右大腿以下部位截肢。事故发生前,许某某一直与二儿子共同生活,现因手术截肢加上年逾8旬,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专人护理,而二儿子因家庭负担重无力独自赡养父亲。许某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三个儿子分担已产生的医疗费并处理其后续赡养问题。
法官分别走访了许某某的三个儿子。大儿子认为:“我们兄弟三人分家后,父亲一直与二弟共同生活,不仅帮二弟干活,收入也补贴了二弟一家,没有公平对待我们兄弟三人。父亲的赡养问题,我可以按照之前的约定每年支付200元赡养费,但是不可能支付医疗费。”三儿子直言:“我愿意赡养父亲以及分担医疗费,但是需要兄弟三人均等承担。”二儿子一脸苦涩:“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与我们共同生活,无论是父亲受伤期间还是之前,我都尽到了赡养责任。现在父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我的家庭负担太重,已无力独自赡养,希望兄弟三人共同承担赡养父亲的责任。”
面对僵局,为化解当事人心中的怨结,疏通各方怨气,法官走访村组基层干部,先后三次组织各方当事人面对面协商,在讲够、讲透法律的基础上,始终以维护老人权益为中心,纠正孩子以老人偏心、不公对待为由不尽赡养义务的错误认知。最终,就老人医疗费用及后续赡养问题促成各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三兄弟轮流照顾老人,事故产生的医疗费及今后的赡养费也由三兄弟均摊。该案件的妥善化解有效避免了过度伤害父子兄弟感情,维系了可贵的亲情,促进了家庭和睦。
近年来,板桥法庭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全流程调解工作。从设立“桥有调解工作室”,邀请调解员驻庭调解,到贯穿书记员、法官助理案件送达、审理准备阶段的调解,再到法官审理当庭调解、直至开庭后再次调解,板桥法庭坚持适宜案件“调解优先”,用足用好“五心调解法”,用心、耐心、热心调解每一个案件,实现了“小事不出镇、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