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下午3时过,在成佳办事的专治调解员老王同志接到派出所值班干警的电话,称有几位当事人主动到调委会要求调解他们之间的纠纷。老王同志当即回复值班干警:请转告当事人,我马上赶过来。
即使伏天下午的天气十分炎热,老王硬是风急火燎地赶回了调委会。耐心地询问了当事人双方原因,得知是来自大凉山雷波县的彝族小伙吉XXX(31岁),在7月31日早上,为江苏XX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自贡航空产业园承建的“复合材料生产建设项目”进行钢结构安装时,不慎被建筑材料撞掉了一颗下门牙。吉XX与公司法人杨XX因慕名得知老王的调解工作室后,主动前来请求调解。
老王耐心细致地对当事人进行了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特别是有着1.8米身高的彝族小伙吉XXX,更是显得有些拘束,沟通交流时言语不多,不容易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老王硬是用真诚的关心、热情的帮助打开了小吉的心扉,也用法理和情理使公司的老杨心悦诚服,当事人双方在老王的引导下达成了工伤赔偿的调解协议。小吉提出,照他们彝族的习惯,他在外面受了伤,要回老家举行一个消灾的活动,所以他准备当天晚上就回家。请求公司将他还未结付的工资5000多元一并支付给他。小吉提出这一要求时,脸上还透露着期盼的目光。老王也希望公司能满足小吉的要求,公司当场即通过手机转账支付了小吉人身损害工伤赔偿及工资余款15000多元。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老王还特别叮嘱小吉回家时要注意安全,并祝他一路平安;叮嘱公司的老杨要特别重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送走了当事人双方,老王也回到了家里。
当回家的老王准备吃晚饭时,派出所的值班干警又向老王打来了电话,告诉他先前调解了纠纷的当事人讲:他们之间还有一件事要进行补充和完善,征求老王的意见能否回调委会加班为他们协调?老王二话没说,告诉民警自己马上回到调委会。公司的老杨也十分感动,考虑到老王都七十多岁了,还不厌其烦地为当事人着想而反复奔波,便表示自己开车到离调委会三华里的地方接老王。
第二次调解开始,原来是第一次调解结束后,公司老杨即咨询了相关的保险公司关于小吉工伤保险的理赔事宜,公司老杨告知保险公司已对小吉的人身损害全额赔偿到位,保险公司告知老杨,既然老杨他们已对小吉做出了赔偿,那么保险公司的理赔权益就要由小吉与公司达成权益转让协议书,将小吉在保险公司索赔的权益依法转让给老杨的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老王又开导了小吉,希望小吉能配合公司签订这一转让协议,因先前的工伤赔偿协议是对小结合法权益保护的体现;而权益转让协议则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给予保障的体现。经当事人双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老王又为双方书写了《权益转让协议书》,双方签字、捺了手印。
第二次调解结束,已过了晚饭就餐的时间,当事人双方对老王不辞辛劳、热情接待、真诚关心当事人双方,秉持公平、公正的精神都十分感动,公司的老杨主动恳求老王给了他老王的电话号码;而先前还显得沉默寡言的彝族小伙小吉现在也在脸上绽放了笑容;他十分诚恳的请求与老王加个微信,老王不加思考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小吉的要求,还叮嘱小吉回家要注意安全,要努力奋斗,要勇敢地走出大山,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阳光的人生道路。
到2023年8月2日11时30时左右,老王收到了小吉从大凉山深处发来的衷心的感谢和虔诚的祝愿:“王会长,我已平安回到了老家,我真诚感谢您为我的工伤赔偿做出的调解;我祝愿你健康长寿。你如果愿意,请到大凉山来做客,我真心欢迎你。”收到这一暖心的来自大凉山的微信,老王十分感触。老王在想,如果我们所有的群众工作者都能将我们的服务对象,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帮助他们,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人民就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我们也会收到更多这样的感谢、祝愿和邀请。老王也在微信中真心地祝愿小吉“平安幸福”。
太多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人民群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那你就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他们吧!